天体物理学 > 太阳与恒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6年8月2日
]
标题: 通过K2任务、X射线和紫外数据理解M型矮星的旋转-活动关系的路径
标题: A path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rotation-activity relation of M dwarfs with K2 mission, X-ray and UV data
摘要: 我们研究了134颗明亮的邻近M型矮星在开普勒双轮(K2)任务期间的C0到C4阶段观测中恒星自转与磁活动之间的关系。 K2光变曲线为97颗恒星(其中79颗之前没有周期测量)提供了光度学推导的自转周期,以及与冷斑和耀斑相关的各种活动指标。 我们发现快自转星和慢自转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分界线在约10天的周期处,此时活动水平突然变化。 所有光度学活动诊断(斑点周期振幅、耀斑峰值振幅以及减去斑点和耀斑变化后的剩余变化)都显示出相同的二分法,表明快自转星的高活动模式和慢自转星的低活动模式之间存在快速过渡。 这种未被解释的行为让人联想到数值模拟中看到的动力学模式变化,该变化将偶极子模式与多极子模式分开。 相当数量的快自转星是目视双星。 一种初步的解释是双星中盘演化加速,导致主序星上更高的初始自转速率以及相关的更长的自转减速和活动寿命。 我们将K2的自转周期与档案中的X射线和紫外数据相结合。 分别在我们的样本中发现了26、41和11颗恒星的X射线、远紫外(FUV)和近紫外(NUV)检测。 将快自转星与慢自转星分开,我们首次分别确定了早M星和中M星的X射线饱和水平。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