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astro-ph > arXiv:2006.08681

帮助 | 高级搜索

天体物理学 > 高能天体物理现象

arXiv:2006.08681 (astro-ph)
[提交于 2020年6月15日 ]

标题: 超新星遗迹3C 397的Ia型前身证据

标题: Evidence of a Type Ia Progenitor for Supernova Remnant 3C 397

Authors:Héctor Martínez-Rodríguez, Laura A. Lopez, Katie Auchettl, Carles Badenes, Tyler Holland-Ashford, Daniel J. Patnaude, Shiu-Hang Lee, Adam R. Foster, Patrick O. Slane
摘要: 年老超新星遗迹 (SNR) 3C 397 (G41.1-0.3) 的爆发起源尚存争议。其拉长的形态以及靠近分子云的特性暗示了其可能源于核心塌缩 (CC) 超新星,然而最近关于重金属的 X 射线研究显示化学产额和线心能与 Ia 型超新星一致。本文中,我们分析了由 Suzaku 观测到的 3C 397 在 0.7-10 keV 范围内的完整 X 射线光谱,并将中间质量和重元素(镁到镍)的线心能、流量及元素丰度与 Ia 型和 CC 水动力学模型预测值进行了比较。基于结果,我们认为 3C 397 很可能源于高密度环境中的强 Ia 型爆炸,并且证明其前身天体质量接近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
摘要: The explosive origin of the young supernova remnant (SNR) 3C 397 (G41.1-0.3) is debated. Its elongated morphology and proximity to a molecular cloud are suggestive of a core-collapse (CC) SN origin, yet recent X-ray studies of heavy metals show chemical yields and line centroid energies consistent with a Type Ia SN.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full X-ray spectrum from 0.7-10 keV of 3C 397 observed with Suzaku and compare the line centroid energies, fluxes, and elemental abundances of intermediate-mass and heavy metals (Mg to Ni) to Type Ia and CC hydrodynamical model predic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conclude that 3C 397 likely arises from an energetic Type Ia explosion in a high-density ambient medium, and we show that the progenitor was a near Chandrasekhar mass white dwarf.
评论: 9页,4幅图,投稿至MNRAS
主题: 高能天体物理现象 (astro-ph.HE)
引用方式: arXiv:2006.08681 [astro-ph.HE]
  (或者 arXiv:2006.08681v1 [astro-ph.HE]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006.08681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Laura Lopez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一, 2020 年 6 月 15 日 18:32:12 UTC (2,927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astro-ph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0-06
切换浏览方式为:
astro-ph.HE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