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星系的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20年6月18日
]
标题: 超新星反馈维持附近恒星形成星系气体湍流的证据
标题: Evidence for supernova feedback sustaining gas turbulence in nearby star-forming galaxies
摘要: 众所周知,星系盘中的气体具有高度湍动性,但关于何种机制能够在能量上维持这种湍动性仍存在许多争议。 在可能的候选机制中,超新星(SN)爆发被认为是主要驱动力,但在恒星形成活动适度的区域,尤其是盘的外缘,是否足够仍存疑。 本文中,我们测量了超新星效率 $\eta$,即维持星系湍动所需的总超新星能量的比例,并验证了超新星确实可以成为唯一的驱动机制。 我们方法的关键创新之处在于考虑了气盘外缘膨胀引起的湍动耗散时间尺度的增加。 我们分析了10个附近恒星形成星系中的HI和CO分布及其运动学特性,以获得原子气体和分子气体单位面积动能的径向分布。 我们使用一个理论模型,利用从观测到的恒星形成率(SFR)面密度推断出的超新星湍动能以及气体热能之和来重现观测到的能量。 我们发现,在整个星系盘范围内,假设 $\eta$ 随星系中心半径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我们的模型能够非常出色地再现观测到的动能。 考虑到恒星形成率面密度和原子气体相位的不确定性,我们得出样本星系的中值超新星效率分别为 $\langle \eta_\mathrm{atom} \rangle=0.015_{-0.008}^{+0.018}$ 对于原子气体和 $\langle \eta_\mathrm{mol} \rangle = 0.003_{-0.002}^{+0.006}$ 对于分子气体。 我们得出结论,超新星仅需它们能量的百分之几就可以维持附近星系中的气体湍动,且基本上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能量来源。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