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物理学 > 地球与行星天体物理学
[提交于 2010年5月20日
]
标题: 81P/Wild 2彗星和球粒状多孔星际尘埃颗粒中铁的氧化态比较
标题: Comparison of the Oxidation State of Fe in Comet 81P/Wild 2 and Chondritic-Porous Interplanetary Dust Particles
摘要: 含球粒多孔型星际尘埃颗粒(CP-IDPs)的脆弱结构及其最小的母体改变使研究人员认为这些颗粒来源于彗星而非小行星,在小行星上已经发生水和热的改变。CP-IDPs的太阳元素丰度和大气进入速度也表明了其彗星起源。随着来自木星族彗星81P/维尔德2的星尘样本的返回,这一假设可以被检验。我们使用基于同步加速器的X射线显微探针测量了15个CP-IDPs和194个星尘碎片中的铁氧化态。我们分析了约300纳克维尔德2物质——比其他比较维尔德2和CP-IDPs的分析多三个数量级的物质。这两种物质的铁氧化态大于2{\sigma }不同:CP-IDPs比维尔德2颗粒更氧化。我们得出结论,彗星维尔德2包含在比CP-IDPs的母体或母体更低的氧逸度下形成的物质。如果所有木星族彗星都相似,它们似乎并不与CP-IDPs的起源一致。然而,由不同的星云物质混合物形成且比维尔德2更氧化的彗星可能是CP-IDPs的来源。
文献和引用工具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