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physics > arXiv:2405.04089

帮助 | 高级搜索

物理学 > 光学

arXiv:2405.04089 (physics)
[提交于 2024年5月7日 ]

标题: 空气中通过氮到氩的共振三次谐波光子交换实现的双向级联超荧光激光

标题: Bidirectional cascaded superfluorescent lasing in air enabled by resonant third harmonic photon exchange from nitrogen to argon

Authors:Zan Nie, Noa Nambu, Kenneth A. Marsh, Daniel Matteo, C. Kumar Patel, Chaojie Zhang, Yipeng Wu, Stefanos Carlström, Felipe Morales, Serguei Patchkovskii, Olga Smirnova, Misha Ivanov, Chan Joshi
摘要: 无腔激光在大气空气中的激发引起了对潜在物理机制的基本理解的强烈研究。 在本信中,我们确定了一种新的机制——第三谐波光子介导的共振能量转移路径,通过初始三光子激发被强261纳米脉冲照射的氮分子,导致氩气中的粒子数反转——该机制使得大气空气中实现双向双色级联激光。 通过进行泵浦-探测测量,我们明确表明这种级联激光来源于超荧光(SF),而不是受激自发辐射(ASE)。 这种能够产生双向多色相干脉冲的级联激光为远程传感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摘要: Cavity-free lasing in atmospheric air has stimulated intense research towards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s. In this Letter, we identify a new mechanism -- third harmonic photon mediated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pathway leading to population inversion in argon via initial three-photon excitation of nitrogen molecules irradiated by intense 261 nm pulses -- that enables bidirectional two-color cascaded lasing in atmospheric air. By making pump-probe measurements, we conclusively show that such cascaded lasing results from superfluorescence (SF) rather than 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 (ASE). Such cascaded lasing with the capability of producing bidirectional multicolor coherent pulses opens additional possibilities for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评论: 4张图
主题: 光学 (physics.optics) ; 原子物理 (physics.atom-ph)
引用方式: arXiv:2405.04089 [physics.optics]
  (或者 arXiv:2405.04089v1 [physics.optics]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5.04089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Zan Nie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二, 2024 年 5 月 7 日 07:43:17 UTC (416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 其他格式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physics.optics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4-05
切换浏览方式为:
physics
physics.atom-ph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