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cs > arXiv:2510.01606

帮助 | 高级搜索

计算机科学 > 信息检索

arXiv:2510.01606 (cs)
[提交于 2025年10月2日 ]

标题: 通过动态对齐、多模态融合和证据基础解释连接协同过滤与大型语言模型

标题: Bridg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nd Large Language Models with Dynamic Alignment, Multimodal Fusion and Evidence-grounded Explanations

Authors:Bo Ma, LuYao Liu, Simon Lau, Chandler Yuan, and XueY Cui, Rosie Zhang
摘要: 最近的研究通过将用户交互历史和项目元数据转换为文本提示,然后让大型语言模型生成排名或推荐,探索了使用大型语言模型进行推荐任务。 一种有前景的方法是通过紧凑的适配器网络将协同过滤知识连接到语言模型表示,这在避免昂贵微调的同时保留了两个组件的优势。 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几个挑战:协同过滤模型通常使用静态快照,无法捕捉快速变化的用户偏好;许多现实世界的项目包含超出文本描述的丰富视觉和音频内容;而当前系统难以提供有具体证据支持的可信解释。 我们的工作引入了\model{},一个通过三个关键创新解决这些限制的框架。 我们开发了一种在线适应机制,通过轻量级模块持续整合新的用户交互,避免重新训练大型模型的需求。 我们创建了一个统一的表示,无缝结合协同信号与视觉和音频特征,处理某些模态可能不可用的情况。 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解释系统,将推荐基于特定的协同模式和项目属性,生成用户可以验证的自然语言推理。 我们的方法保持了冻结基础模型的效率,同时增加了最小的计算开销,使其适用于实际部署。
摘要: Recent research has explored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recommendation tasks by transforming user interaction histories and item metadata into text prompts, then having the LLM produce rankings or recommendations. A promising approach involves connect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knowledge to LLM representations through compact adapter networks, which avoids expensive fine-tuning while preserving the strengths of both components. Yet several challenges persist in practice: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models often use static snapshots that miss rapidly changing user preferences; many real-world items contain rich visual and audio content beyond textual descriptions; and current systems struggle to provide trustworthy explanations backed by concrete evidence. Our work introduces \model{}, a framework that tackles these limitations through three key innovations. We develop an online adaptation mechanism that continuously incorporates new user interactions through lightweight modules, avoiding the need to retrain large models. We create a unified representation that seamlessly combines collaborative signals with visual and audio features, handling cases where some modalities may be unavailable. Finally, we design an explanation system that grounds recommendations in specific collaborative patterns and item attributes, producing natural language rationales users can verify. Our approach maintains the efficiency of frozen base models while adding minimal computational overhead, making it practical for real-world deployment.
主题: 信息检索 (cs.IR) ; 人工智能 (cs.AI); 计算与语言 (cs.CL)
引用方式: arXiv:2510.01606 [cs.IR]
  (或者 arXiv:2510.01606v1 [cs.IR]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10.01606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Bo M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四, 2025 年 10 月 2 日 02:43:24 UTC (23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 HTML(实验性)
  • TeX 源代码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cs.IR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10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AI
cs.CL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