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enXiv.org
此网站处于试运行阶段,支持我们!
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贡献者的支持。
贡献
赞助
cenxiv logo > econ > arXiv:2510.15307

帮助 | 高级搜索

经济学 > 一般经济学

arXiv:2510.15307 (econ)
[提交于 2025年10月17日 ]

标题: 学术不端行为中的战略互动:考试试卷交换机制的博弈论分析

标题: Strategic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Dishonesty: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 of the Exam Script Swapping Mechanism

Authors:Venkat Ram Reddy Ganuthula, Manish Kumar Singh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博弈论框架,通过一种独特的威慑机制——被抓到抄袭的学生之间的强制考试试卷交换,来分析学术不诚实行为。 我们将学生之间的战略互动建模为一个具有不对称信息的非合作博弈,并研究了三种基础情景:不对称准备水平、相互不准备和协调的部分准备。 我们的分析表明,通过在结果中引入战略相互依赖性,试卷交换惩罚比传统惩罚产生了更强的威慑效果。 纳什均衡分析表明,相互准备成为占优策略。 该框架为制度政策设计提供了见解,表明能够创造相互脆弱性的非常规惩罚机制可能比传统的个体惩罚更有效。 提出了未来的经验验证和行为实验来测试模型预测,包括对惩罚严重性随时间减弱效应的探索。
摘要: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game theoretic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cademic dishonesty through the lens of a unique deterrent mechanism: forced exam script swapping between students caught copying. We model the strate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s a non cooperative game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examine three base scenarios asymmetric preparation levels, mutual non preparation, and coordinated partial preparation. Ou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cript swapping punishment creates a stronger deterrent effect than traditional penalties by introducing strategic interdependence in outcomes. The Nash equilibrium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mutual preparation emerges as the dominant strategy. The framework provides insights for institutional policy design, suggesting that unconventional punishment mechanisms that create mutual vulnerability can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individual penalties. Future empirical validation and behavioral experiments are proposed to test the model predictions, including explorations of tapering off effects in punishment severity over time.
主题: 一般经济学 (econ.GN) ; 计算机科学与博弈论 (cs.GT)
引用方式: arXiv:2510.15307 [econ.GN]
  (或者 arXiv:2510.15307v1 [econ.GN] 对于此版本)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10.15307
通过 DataCite 发表的 arXiv DOI

提交历史

来自: Venkat Ram Reddy Ganuthula [查看电子邮件]
[v1] 星期五, 2025 年 10 月 17 日 04:37:47 UTC (532 KB)
全文链接:

获取论文:

    查看标题为《》的 PDF
  • 查看中文 PDF
  • 查看 PDF
许可图标 查看许可
当前浏览上下文:
econ.GN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新的 | 最近的 | 2025-10
切换浏览方式为:
cs
cs.GT
econ
q-fin
q-fin.EC

参考文献与引用

  • NASA ADS
  • 谷歌学术搜索
  • 语义学者
a 导出 BibTeX 引用 加载中...

BibTeX 格式的引用

×
数据由提供:

收藏

BibSonomy logo Reddit logo

文献和引用工具

文献资源探索 (什么是资源探索?)
连接的论文 (什么是连接的论文?)
Litmaps (什么是 Litmaps?)
scite 智能引用 (什么是智能引用?)

与本文相关的代码,数据和媒体

alphaXiv (什么是 alphaXiv?)
CatalyzeX 代码查找器 (什么是 CatalyzeX?)
DagsHub (什么是 DagsHub?)
Gotit.pub (什么是 GotitPub?)
Hugging Face (什么是 Huggingface?)
带有代码的论文 (什么是带有代码的论文?)
ScienceCast (什么是 ScienceCast?)

演示

复制 (什么是复制?)
Hugging Face Spaces (什么是 Spaces?)
TXYZ.AI (什么是 TXYZ.AI?)

推荐器和搜索工具

影响之花 (什么是影响之花?)
核心推荐器 (什么是核心?)
IArxiv 推荐器 (什么是 IArxiv?)
  • 作者
  • 地点
  • 机构
  • 主题

arXivLabs:与社区合作伙伴的实验项目

arXivLabs 是一个框架,允许合作伙伴直接在我们的网站上开发和分享新的 arXiv 特性。

与 arXivLabs 合作的个人和组织都接受了我们的价值观,即开放、社区、卓越和用户数据隐私。arXiv 承诺这些价值观,并且只与遵守这些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合作。

有一个为 arXiv 社区增加价值的项目想法吗? 了解更多关于 arXivLabs 的信息.

这篇论文的哪些作者是支持者? | 禁用 MathJax (什么是 MathJax?)
  • 关于
  • 帮助
  • contact arXivClick here to contact arXiv 联系
  • 订阅 arXiv 邮件列表点击这里订阅 订阅
  • 版权
  • 隐私政策
  • 网络无障碍帮助
  • arXiv 运营状态
    通过...获取状态通知 email 或者 slack

京ICP备2025123034号